為什麼夏季也要嚴防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在大部分養殖場管理者的經驗裡,夏季通風量充足且沒有冷應激,雞群不容易發生呼吸道疾病。但今年的情況有有所不同:一是溫和型流感在蛋雞中一直持續發生;二是今年外界天氣一直不穩定,時常出現晝夜溫差較大的天氣,導致通風管理難度較大。
最近在智慧蛋雞坐堂獸醫欄目,筆者收到多例關於呼吸道疾病的諮詢。養殖朋友應該如何來應對這種情況呢?
首先,要了解引起雞群呼吸道疾病的原因:
1. 應激是百病之源。
所有疾病都是從應激導致的雞體抵抗力下降開始的,所以在日常的飼養管理工作中,應激管理應重點關注。飼養過程中的免疫應激、轉群應激天氣應激、生理應激等都是不可避免的。
對於夏季來講,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熱應激和腸炎的防控。
2.雞的特殊生理結構使得雞群易發呼吸道病。
細菌、病毒、支原體、通風等都會造成呼吸道的感染,養殖朋友需要分析其誘因從而採取針對性的措施,最好是制定具體的控制預案,提前採取措施,這樣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呼吸道病的發生機率。
3.通風管理的不當引起的呼吸道是養殖朋友要重點防範的。
夏季時,養殖場的管理者把防暑降溫工作放到了第一位,往往忽略了雞舍過大的風速以及溼簾的使用不當給雞群帶來的體感溫差造成呼吸道。特別是在部分山區,白天最高溫度達到34度以上,而夜間溫度降到了20度左右,在這樣急劇變化的外界環境下,通風的管理更加需要精細化的操作。防止過高的風速吹到雞群,出現風冷效應導致的冷應激進而刺激雞群發生呼吸道。
找到了原因之後,養殖朋友應該怎麼做呢?
1.密度的管理
為了讓每隻雞都能得到舒適的通風環境,科學合理的飼養密度是前提,也是雞群能夠自由呼吸的必要條件。密度過大會導致只雞的採食、飲水及活動空間不足,影響雞群的整體發育指標,降低雞群的抵抗力,增加發病的機率。
建議飼養密度標準如下:
2.舍內環境衛生的管理
保持舍內環境衛生,尤其是糞便要做到日清日淨,減少舍內有害氣體的產生,為雞群創造清新的舍內環境。定期對舍內環境進行打掃,尤其是一些衛生死角,以及和雞直接接觸的地方更要徹底清理,減少雞群和病原微生物的接觸機會。
3.生物安全的管理
保持整個飼養場和外界的隔離,減少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傳入,定期進行外環境的消毒工作,降低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含量。
4.通風的管理
通風管理在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實際工作中比較難以操作的一個環節。因此養殖朋友要根據不同的日齡、不同的季節來來制定不同的通風操作方案。
在育雛期(0-6周齡),管理重點是保持合理的溫溼度、通風的的標準以滿足雞群的最小呼吸量為主。
在育成期(7~18周齡),由於雞群已經有了體溫調節能力和適應能力,我們的管理重點要以保證舍內空氣質量的為主。
在產蛋階段,通風要跟隨季節的變化形成標準,以穩定、適宜、均勻的標準開展通風管理工作。
5.營養的管理
合理、充足的營養是雞群保持雞體抵抗力的重要因素,選擇優質的飼料尤其重要,不能使用發黴變質的原料生產飼料,必要時在飼料中新增適量脫黴劑。
6. 免疫的管理
對於病毒性呼吸道病的控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免疫的把控。尤其是傳支、溫和型流感、新城疫的免疫工作,養殖朋友更要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保證雞群均勻有效抗體是防控病毒性呼吸道病的最終目的。
呼吸道疾病作為蛋雞生產中的常見問題,作為養殖場的管理者一定要定期在夜間進行「聽雞」,及時發現並採取措施,最大限度的保障雞群的健康。